“养儿不妨老,防晒才防老” 炎炎夏日,科学防晒有门道
随着盛夏的来临,气温也逐渐升高,七月的岛城,也将迎来炎炎烈日。面对阳光的“烤”验,从面部防晒到身体防晒,甚至是头发防晒,遮阳伞、遮阳帽、防晒衣、防晒霜、喷雾、面罩、墨镜……街上随处可见使用各种防晒用品的市民。如此防晒,真的科学吗?今天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防晒那些事。
什么是科学防晒?
防晒很重要,而科学的认识防晒更重要。科学防晒就是运用正确的方法防止阳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紫外线(UV)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 短波紫外线(UVC) 三个波段,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对皮肤有不同的影响。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较长,导致皮肤老化和色斑。紫外线还会伤害眼睛,增加白内障和角膜炎的风险。是导致皮肤晒黑和老化的长期影响;中波紫外线(UVB)波长较短,主要引起晒伤和皮肤癌,尤其是黑色素瘤,是造成晒伤的主要原因;而短波紫外线(UVC)对人体的伤害较小。
UVA 和 UVB 两个主要波段,它们都能导致皮肤老化、晒伤甚至皮肤癌。因此,采取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暴露对保护皮肤和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科学防晒,软硬兼施
“软防晒”之化学防晒
原理:主要成分为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可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其他能量来防晒。
生效时间:涂化学防晒霜半小时后再出门,才能起到防晒效果。
“硬防晒”之物理防晒
原理:反射紫外线,含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刺激性,防晒稳定性好。
生效时间:即刻生效,减少紫外线的暴露。
记住ABC原则,防晒补钙两不误
科学防晒可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防晒 ABC 原则:A——Avoid,避免被晒到,是最好的防晒;B——Block,遮挡,首选衣、帽和伞等“硬防晒”;C——Cream,防晒霜,在 A、B 不能满足防晒需求的时候,采用 C 补足。
防晒方法选择有讲究
(1)尽量避免在紫外线指数较高的时间段室外活动,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较强的时间和地点,要穿长袖衣物、佩戴墨镜和遮阳帽、使用高倍数的防晒霜等。必要时,可以使用能够防水防汗的防晒霜
(2)物理防晒是首选。正确使用遮阳伞、太阳帽和防晒衣物。这些防晒产品都属于物理防晒,安全无伤害且可重复使用。对于敏感肌而言,物理防晒比化学防晒更安全。
(3)化学防晒产品的使用需谨慎、适量。防晒产品的SPF值以数字表示紫外线照射不致伤害肌肤的一个时间范围,PA 以“+”个数表示产品防御长波紫外线的能力。但这两项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数字越大透气性就越差,皮肤负担就越大。至于日常通勤,日照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的话,涂低倍数的防晒霜就足够了。而对于办公室人群而言,白天几乎都在室内工作,没有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偶尔短暂的室外活动,无须严防死守。
(4)选择阳光温和的时间段进行阳光沐浴,既能让身体接受阳光照射,又可以 避免晒伤,能较好保证身体基本的日晒需要。
想要皮肤好,健康饮食少不了。建议多喝水、饮食均衡、以清淡为主以及多吃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和避免食用感光性食物,从内部抵抗紫外线造成的伤害。
每年夏季是晒伤的高发期,应做好防晒,谨防皮肤受伤害。皮肤如果晒伤后 症状较轻,可用冷毛巾、生理盐水、补水修复面膜等湿敷晒伤处,若情况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下一篇:海风下的“肠胃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