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细节做起 远离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否让你闻之色变?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了解症状,做好预防,及时治疗,我们就能有效保护宝宝免受其害,可以更好的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和心肌炎等。极个别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进展迅猛,可致死亡。
二、主要临床症状
1.发热:通常是首发症状,体温多在38°C以上。
2.口腔溃疡:宝宝的嘴巴里会出现疼痛的溃疡,影响进食和说话。
3.手足皮疹:手心、脚心和指(趾)甲周围会出现红色的小疱疹,有时臀部也会出现。
4. 全身症状: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5. 重症病例:极少数病例会出现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三、主要传播途径
1. 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孩子感染。
2.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孩子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了。
3.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孩子过去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
四、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教育宝宝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2.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清洁,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清洁,定期开窗
通风。
4.减少接触:避免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5 .接种疫苗: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用于6个月至3岁的宝宝,家长可咨询医生后选择接种。
五、治疗方法
1.休息: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病情恢复。
2.饮食: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3.消炎止痛:可遵医嘱使用消炎止痛药物。
4.退热:发热时,可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5.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例需在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家长应遵医嘱。
手足口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儿童贫血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