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泡沫尿:肾脏发出的“健康警报”

 作者:刘爱萍    来源:检验科    时间:2025-06-03    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到自己的尿液中出现了许多泡沫,并且这些泡沫长时间不消散?如果有,那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提示你可能存在肾脏功能异常,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而形成了泡沫。早期发现蛋白尿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才能守护好我们每个人的肾脏健康!

一、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顾名思义是指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150mg/d),但若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或身体出现异常,蛋白质便会“漏”进尿液。它可能是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值得每个人关注。

二、为什么会出现蛋白尿?

临床上,形成蛋白尿的原因多种多样,按性质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1.生理性蛋白尿

与剧烈运动、高烧、寒冷或站立过久有关,短暂出现,通常休息后消失,无需过度担心。

2.病理性蛋白尿

(1)肾脏问题: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因肾脏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漏出。

(2)其他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兆子痫(孕妇)等也可能引发。 

三、如何判断泡沫蛋白尿是否严重?

存在泡沫尿并不一定代表疾病,但若伴随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

(1)泡沫多且持久不散(超过几分钟)。

(2)尿液浑浊或带血(血尿)。

(3)同时伴有水肿(尤其是眼睑、下肢水肿)。

(4)高血压或血糖控制不佳。

(5)尿量明显减少或夜尿增多。

(6)疲劳、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可能提示慢性肾病)。

某些情况下,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短暂性蛋白尿。但如果泡沫尿持续存在,则可能提示肾脏或全身性疾病。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加速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发现病理性蛋白尿,尤其是伴随上述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治疗。

四、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早查早治!

1.定期体检:尤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查尿常规。

2.对症治疗:

(1)控制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管理血压、血糖。

(2)减少蛋白尿药物(如ACEI/ARB类降压药)。具体用药用量需遵医嘱,不可擅自使用或调整药物。

3.生活方式调整:

(1)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类)。

(2)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戒烟限酒。

五、小贴士

泡沫尿可能是肾脏发出的“健康警报”,但不必过度恐慌。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如果长期存在泡沫尿,建议尽早咨询肾内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与干预。记住:肾脏健康不容忽视,早诊早治才能防患于未然!



下一篇:疟疾:不可忽视的虫媒传染病 ——“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