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梅乙丙 同检同防
什么是艾梅乙丙
“艾梅乙丙”是艾滋病、梅毒、乙肝和丙肝的简称,也就是临床工作中常说的“术前传染病检查四项”,在进行手术及献血输血等有医源性传播风险医疗行为时必须同时检查这四项。
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为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继发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梅毒
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 感染机体后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感染机体后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乙肝和丙肝急性感染后往往临床症状不明显,呈隐匿性感染状态,演变为慢性肝炎,由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比例较高。
传播途径及合并感染的风险
艾梅乙丙可谓是难舍难分的“好兄弟”, 它们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梅乙丙感染者可以通过血液、体液(主要是精液、阴道分泌物)等途径直接传染给他人,艾梅乙丙感染的母亲可以通过怀孕、分娩以及哺乳等途经垂直传播给婴幼儿。
因为传播途径相似,艾梅乙丙合并感染极为常见,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更容易趁虚而入;梅毒螺旋体导致的阴部糜烂、皮疹、皮肤溃烂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无保护性行为时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风险。
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同检同防
为了有效防范医源性感染,在临床手术及献血输血前必须同时检查艾梅乙丙,在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侵入性医疗操作人群中也推荐检查这四项。
为了及早发现艾梅乙丙感染者,在以下重点人群中建议扩大艾梅乙丙的筛查、做到应检尽检、同检同防:
▲ 艾滋病感染者及其配偶或性伴
▲ 梅毒等性病患者及其配偶或性伴
▲ 有静脉药瘾史者
▲ 既往有偿采供血、供浆者
▲ 多性伴或男性同性性行为者
▲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
▲ 性病门诊就诊者
▲ 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风险人群
▲ 鼓励将艾梅乙丙检测纳入健康体检、婚前医学检查
以上重点人群应提高主动检测艾梅乙丙的意识,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对以上重点人群主动提供艾梅乙丙联合检测及咨询服务,争取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控制艾梅乙丙传播。
转自:青岛疾病控制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下一篇:防治碘缺乏病日 ┃《中国居民补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