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健康日|生命力之源 从泌尿系统开始
6月16日是我国“6.16泌尿健康日”。“久坐、憋尿、喝水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诱发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等泌尿疾病。”为了引起公众对泌尿疾病的关注和重视,普及泌尿健康相关知识。2014年6月1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科带头人郭应禄教授发起,联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社以及桂林三金药业,泌尿领域医学专家共同倡议将每年的6月16日设立为6.16泌尿健康日。
泌尿系统疾病在慢性病患病率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公众对该类疾病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存在许多误区。久坐、憋尿、喝水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容易诱发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等泌尿疾病。因此,提高公众对泌尿系统健康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4年6月16日“泌尿健康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大家聊一聊,泌尿系统的“泌密”以及不容忽视的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是输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尿道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它们共同承担着排泄废物、维持体液平衡和调节血压等重要功能。它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系统,负责着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其功能之强大、结构之复杂,恰如一棵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深深扎根于每一个生命体中,维护着机体内部的平衡与稳定。
那么常见的泌尿系统问题有哪些呢?
1.泌尿道感染(UTI):UTI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以影响膀胱、尿道和肾脏。尿频、尿急、尿痛和腹部不适是其常见症状。
2.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是指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内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由钙盐、草酸盐、尿酸盐等组成。结石的形成与水分摄入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代谢紊乱、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导致剧烈的腹部或腰部疼痛、血尿和尿频等症状。
3. 肾炎:肾炎是肾脏的炎症,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肾炎的症状包括疲劳、血尿、高血压和水肿等。
5. 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5.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的炎症,可能由细菌或非细菌感染引起。其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会阴部不适等。
6.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是指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内发生的良性或恶性的新生物,主要与吸烟、化学物质接触、慢性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50%以上。血尿、尿频、尿急和腹部不适可能是其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专家建议:如何预防泌尿系统疾病,守护泌尿系统健康
1.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辣椒、酒精等。这些食物和饮品可能刺激泌尿系统,增加发病风险。同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对泌尿系统的刺激和损伤。
2.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不要憋尿,及时排尿有助于减少尿液在膀胱内滞留的时间,降低细菌滋生的机会。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特别是女性应特别注意月经期和孕期的卫生保健。男性也要定期清洁包皮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要勤换内裤,保持内衣的清洁。
4.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5.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泌尿系统的健康。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结石、炎症等,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对泌尿系统造成损伤,增加患病风险。
专家提醒,夏季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除了尿路感染外,泌尿系统结石也很容易在夏季发作。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泌尿系统健康,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泌尿健康日,让我们一起关爱泌尿系统健康!
下一篇:GBS筛查——孕晚期的准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