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宝贝,谨防误食
中枢性呼吸衰竭、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难以想象这些危及生命的症状发生在一个只有一岁多的孩子身上,起因仅仅是因为误食杀虫剂。儿童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们用好奇心探索着这个世界,尤其是口欲期的宝宝,什么都敢放到嘴里尝试一下,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处处藏着危险,稍有不慎,将酿成恶果。暑假来临,最近急诊上频繁发生儿童误食事件,而这些事件恰恰就是在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家里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危险就在身边。
误食是指儿童无意中摄入不适宜或有害的物质,通常是因为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和好奇心导致。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准确判断物品是否可食用,加之好奇心驱使,容易将手中的物品放入口中。
儿童容易误食的物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那么明确了家里的高危物品,除了妥善放置,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以下来说一说针对各类易儿童误食物品的防范措施与建议。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误食情况,家长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尽快明确重要信息,判明情况。
第一,判断宝宝误吃的是什么?找到药品或化学品包装,随身携带展示给医生。
第二,判断吃了多少?通常药物伤害和服用剂量是相关的,剂量越大,往往中毒风险就越高。
第三,判断误吃多长时间?误吃的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药物多久吸收进入血液,多久产生药效和副作用。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如短时间内出现的误服,可以考虑帮助孩子催吐。但如果误食的是强酸强碱类腐蚀性比较强的清洁剂,不能催吐不能喝水,强酸强碱会腐蚀消化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可适量服用牛奶或蛋清,第一时间送医检查。另外当宝宝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出现困倦、意识障碍等症状,都必须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口干、烦渴、多饮,是得了糖尿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