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高温天气下的身体警报:检验科医生教你科学应对

 作者:杜蕙竹    来源:检验科    时间:2025-07-28    浏览:

持续高温不仅带来体感不适,更会引发多项生理指标异常。检验科数据显示,夏季因中暑、电解质紊乱、心脑血管疾病就诊的患者显著增加。以下从健康监测与预防角度为您划重点:

一、高温天最需警惕的隐患

1. 热射病:致死率超50%的“高温杀手”。

  前期信号:头晕、乏力、肌肉痉挛、口渴多汗。

检验指标提示:血钠/血钾降低(电解质紊乱)。

  危急症状: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急促肺水肿,甚至死亡。

  检验指标提示:肝、肾功能异常、血气分析异常、凝血功能障碍。

2. 慢性病恶化风险

   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波动率上升30%,心梗/脑梗风险增高。心脏药物,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会增加对热的敏感性。心脏病患者由于炎热天气中的汗液增多而面临较高的发热相关疾病风险,从而导致更多的液体流失和血容量减少。这会给心脏带来额外的压力。

检验科提醒:定期监测血脂、电解质、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等。

二、重点人群防护指南

 

老年人

户外工作者

慢性病患者

风险

体温调节能力弱

体力消耗大、电解质流失

药物代谢加速

检验建议

每周血压监测、肝肾功能检查

作业前补充电解质水

调整用药周期并复查血药浓度

急救措施

移至阴凉处、温毛巾敷大动脉

含盐饮料+停止作业

立即送医监测心脑指标

三、检验科特别提示:高温下的检测准确性

1. 样本保存警示

  血常规样本超过30℃存放2小时,会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  

血糖试纸高温、潮湿环境下,误差率增高。 

2. 居家自测建议

  血压计避免阳光直射,测量前静坐10分钟;  

  血糖试纸储存温度≤30℃,开封后需3个月内用完。  

四、全民预防核心措施

科学补水:及时补充水分,适量补充电解质水。

避险时段:10:00-16:00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佩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造成视网膜损伤,做好避暑。

饮食调节:每日补充维生素C,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

知识延伸:检验科数据显示,高温天尿比重过高可提示脱水,需紧急补液;血肌酐突升可能预示急性肾损伤。

高温是身体的“压力测试仪”,关注细微症状变化,善用检验指标预警,方能安然度夏。若出现持续头痛、尿量减少等症状,请即刻就医。



下一篇:科学使用空调,健康度过“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