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世界干燥日:了解干燥综合征,警惕身体的“干旱警报”

 作者:    来源:检验科    时间:2025-07-25    浏览:

世界干燥日(World Sj?gren's Day)定于每年7月23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的认识。干燥综合征最早由瑞典眼科医生亨里克·舍格伦(Henrik Sj?gren)在1933年系统描述并命名。他首次将"口干、眼干"等症状与免疫系统异常联系起来,奠定了该疾病的医学研究基础。为纪念他的贡献,医学界使用他的名字"Sj?gren"命名这一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数百万人受此病困扰,但很多人对其了解不足,甚至误以为是普通“上火”或疲劳所致。

 

一、干燥综合征是什么?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简称SS)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腺体的疾病,主要影响分泌泪液和唾液的腺体,导致眼睛、口腔等部位干燥。它可能单独发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也可能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哪些人容易得干燥综合征?

1. 女性高发:90%的患者是女性,尤其是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  

2. 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自身免疫病,风险可能增加。  

3. 其他免疫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患者更易合并干燥综合征。  

 

二、干燥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很多人以为“口干眼干”只是小问题,但如果长期存在,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的信号。主要症状包括:  

1. 典型症状

眼睛干涩:感觉眼睛有沙粒感、灼烧感,容易疲劳,甚至畏光。  

口腔干燥:唾液减少,说话、吞咽困难,容易蛀牙或口腔感染。  

皮肤干燥:皮肤瘙痒、脱屑,甚至出现皮疹。  

2. 其他可能症状

关节疼痛:类似关节炎的肿胀和疼痛。  

疲劳乏力:即使休息后仍感觉疲倦。  

呼吸道干燥:鼻腔、喉咙干燥,容易咳嗽或声音嘶哑。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三、如何诊断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需要专业检查确认。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1. 血液检测:检查自身抗体(如抗SSA、抗SSB抗体)。  

2. 唾液腺功能测试:测量唾液分泌量。  

3. 眼科检查:如Schirmer试验(测泪液分泌)。  

4. 唇腺活检(必要时):取少量唾液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四、干燥综合征能治好吗?

目前干燥综合征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  

1. 对症治疗

人工泪液/唾液:缓解眼睛和口腔干燥。  

保湿喷雾/润肤霜:改善皮肤干燥。  

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羟氯喹)或抗炎药。  

2. 生活方式调整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避免咖啡、酒精等加重干燥。  

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定期看牙医。  

室内加湿:使用加湿器,避免空调直吹。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结语:早发现,早干预,科学管理 

干燥综合征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您或家人长期口干眼干超过3个月,建议及时就医检查。2025年世界干燥日,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隐形”疾病,学会科学应对,拥抱更舒适的生活!  

 

(本文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下一篇:世界肝炎日:守护肝脏健康,共筑无“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