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阳性=肺结核?
当医生建议做结核菌素试验(通常称为PPD试验)来筛查结核病时,看到皮肤上出现一个红肿硬结,并且被告知结果是“阳性”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得了肺结核!”,充满着恐慌,那么事实一定是这样的吗?
一、 结核菌素试验是什么?
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PPD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的皮肤试验。通过将结核菌素注射到皮内,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
二、 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是什么?
结核菌素试验的反应原理是迟发型细胞过敏反应,即IV型变态反应。感染过结核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T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结核菌感染或注入微量的结核菌特异蛋白(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浸润。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菌,则注射局部无红肿、硬结发生。
三、 结核菌素试验怎么做?
通过在受试者左前臂掌侧前1/3中央皮内注射0.1ml 5个单位(5IU)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经过48~72小时后,通过测量皮肤硬结直径大小判断结果。
四、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怎么判断?
目前我国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阴性和阳性反应不同等级的判断标准为:
受试部位情况 | 结果 |
无反应或仅轻微红晕,硬结平均直径≤5mm | 阴性(-) |
硬结平均直径5~9mm | 一般阳性(+) |
硬结平均直径10~15mm | 中度阳性(++) |
硬结平均直径≥15mm | 强阳性(+++) |
硬结平均直径大于或小于15mm,但有水泡、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任意一项者 | 强阳性(++++) |
五、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1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一般或中度阳性,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或无结核病变,且无其它部位结核病的临床证据,可以考虑为结核菌感染者或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反应,此类情况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2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一般或中度阳性,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如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痰中带血或咯血、持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胸痛、呼吸困难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或高度怀疑结核病变,结核病细菌学检查阴性可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依据。此类情况应进一步的做其它的结核病项目检查以明确诊断;
3结核菌素试验反应强阳性,可做痰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此类情况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抗结核化学药物预防性治疗,对于没有预防性治疗者可进行医学观察。
4 3岁以下的幼儿,未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强阳性反应,有家庭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并伴有发热、消瘦等不适症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5新生儿和婴幼儿在接种卡介苗后4-8 周,结核菌素试验反应阳性,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机体人工免疫已经建立。但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的反应强度明显弱于结核菌自然感染。
所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代表一定有活动性结核,需要进一步检查。
六、 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是什么?
尽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等于活动性肺结核,但是结核菌素试验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筛查结核菌感染的检测手段。
1菌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结核菌素试验(PPD)在肺外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童结核病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
2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感染和发病的高危人群。PPD试验是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首要检查方法。特别是在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中,首先对学生肺结核患者同班、同宿舍或同校的密切接触者进行PPD试验,对PPD试验阳性的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3新生入学体检筛查: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规定,将结核菌素试验作为新生入学的必检项目。
4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筛查 :目前,我国在重点人群开展PPD试验,对于阳性者推荐给予抗结核预防性治疗。
结核菌素试验是筛查结核菌感染的重要手段,理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真实含义至关重要。它就像是一个“警示灯”或“线索”,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排查,而不是肺结核的“判决书”。面对阳性结果,不必恐慌,积极配合医生完成进一步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从而获得最恰当的处理。通过科学预防和治疗,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
下一篇:儿童手指脱皮的常见原因与处理方法